(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对一伙“职业骗薪”人进行集中收网,抓获108人,涉案金额达8000余万元。职业骗薪,指犯罪嫌疑人从网络招聘平台频繁申请面试机会,伪造学历、履历等材料,同时入职多家公司,骗取底薪,实现“轻轻松松月入数万”。这是今年以来上海警方打击的一种新型诈骗行为。
与此同时,尽管7月以来本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趋势继续下降,但诈骗手法有所翻新,值得警惕。特别是在引流环节,利用Facetime电话等网络电话,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公检法、领导熟人等身份;或是快递寄来涉诈传单,引导市民扫码等等。据市反诈中心统计,通过上述手法实施的诈骗案件已接近本市电诈发案总数的三成。对此,上海警方表示,将加强对各类型诈骗案件的打击力度,升级打击手段,及时做好预警和反诈宣传工作。
108人以假履历骗底薪将自己包装成经验十足的HR(人力资源),成功应聘上岗后再招聘他人入职,试用期内,这些新员工没有任何工作实绩,但公司必须正常开出工资。今年,有多家企业向市公安局浦东分局经侦支队报案称,遭遇了骗取薪水的“骗子”。这是普通劳动纠纷,还是合同诈骗?讨论会上,市公安局浦东分局经侦支队的民警也有意见分歧,“从个案看,确实像劳动纠纷,然而一查银行流水,同一个月有好几家公司同时转入工资,这很明显是诈骗”。
今年3月,上海警方成功侦破本市首例“职业骗薪”诈骗案件,在持续关注此类案件线索过程中,警方发现,有一伙犯罪团伙翻新了手法,盯上的企业从金融行业向实体行业发展,诈骗团伙成员入职,如发现该公司对于就职人员背调、考勤制度比较松散,就会互相介绍给其他团伙成员前来应聘,帮其入职,从中抽取相应“介绍费”,有形成产业链之势。近日,专案组出动百余名警力集中收网。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续案件调查及扩展打击也在进行中。警方介绍,“职业骗薪”被定性为诈骗罪后,警方进行了囊括产业链上下游的专项打击,将协同各地公安机关,打击破坏企业正常经营的违法犯罪,营造安全有序的营商环境。
新手段配合假身份行骗诈骗犯罪嫌疑人常常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冒充领导熟人等,使潜在被害人放松警惕,从而一步步钻入事先设计好的套路中,骗取财物。
今年7月,一名女子接到苹果手机Facetime电话,对方自称是某贷款软件客服,精准报出被害人姓名、身份证号、电话等信息,以取消不实贷款、消除不良征信为由,要求下载屏幕共享软件,一步步操纵被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所幸民警争分夺秒赶赴银行启动紧急止付程序,挽回了163万余元潜在损失。另一位张先生,则是接到了“领导”的好友申请,冒充“领导”的骗子向张先生借款98万元,张先生四处筹钱并转了过去,“领导”竟又要再借150万元,张先生这才意识到不对劲并报警,民警第一时间对涉案账户进行止付冻结,避免了进一步资金损失。市公安局 黄浦分局刑侦支队三队探长王欣蔚介绍说,今夏,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手段变化的新趋势,就是通过Facetime电话等网络电话的形式联络潜在被害人。近年来警方不断提升技防手段,有效拦截涉诈电话和短信,挤压了犯罪空间,因而骗子盯上了网络电话这一领域。警方提示,对于陌生来电、来信,市民一定要有警惕心,切勿轻易相信,务必多加核实,不随意扫描未知二维码,不点击未知链接,不下载未知APPpp,不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同时,一旦涉及网络贷款、验资垫资、消除征信、任务奖励等话题,极有可能是诈骗分子的预设圈套,特别是涉及转账汇款,更要多加小心,不轻易转账,以免财物受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