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矿洞寻获40亿“宝藏” “功勋之队”向地球深部进军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3-08-04 09:25:20

大冶鸡冠咀铜金矿床。(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供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林晶 通讯员 韩轩 谢晓洪 杨栩玥

鄂东南地区,是我国六大有色金属基地之一,是我省有色金属的重要宝库。新中国成立以来,该地区累计查明铜金属量515万吨,三氧化钨量近12万吨,富铁矿石量7.8亿吨,金金属量300余吨,这些“宝藏”分别占比湖北省相应查明资源储量的96%、95%、91%、69%,成为宝武钢铁、中国有色、中国黄金等企业的资源基地。


(资料图片)

“上天不易,入地更难”,向地球深部进军,揭开地球深部奥秘,将为人类提供资源、能源和生存环境的保障。近年来,随着“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角吹响,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不断在鄂东南地区向着地球深部开岩破土,聚力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该队先后荣获“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全国模范地勘单位”“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诸多省部级以上荣誉。近日,记者走进该大队,听队员们分享“寻宝之旅”。

巨型“宝藏”纷纷现身

每年,有50多万吨铜铁矿石,从大冶石头咀老矿山一车车运往周边,支撑着地方骨干矿山企业的发展。

“我们在大冶石头咀老矿山打下了21个孔,最深可达986米,经专家评审认定,可新增铜矿、铁矿的资源储量分别约为5万吨、400万吨,潜在经济价值近四十亿元,为产业后续发展提供较好的后备资源。”地质一大队党委书记、队长吴昌雄介绍,这是地质一大队在老矿区深部找矿获得的最新成果。

大冶,我国铜铁金等有色金属的聚集地。多年来,一大队深耕于此,在铜绿山矿区内已探明铜金属量达到300万吨规模,此外,铁、金、银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引发业内关注。铜绿山大型铜铁矿的发现,打破了业内“矽卡岩型无大矿”的定论,铜绿山矽卡岩型成矿模式被写入大学本科教科书。

“近年来,地质一大队全力服务鄂东南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力服务鄂东南矿产资源增储上产。”吴昌雄介绍。

深部找矿,可以提高矿山资源利用率和节约成本,挖潜矿产资源。该队瞄准地下500米到地下1500米甚至更深区域,综合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总结矿体赋存规律,确定成矿部位,指导勘查工作,在鄂东南矿集区铜绿山铜铁矿、鸡冠咀铜金矿、下四房铁矿等多个矿床深部均取得了找矿重大突破,新增富铁矿石量3172万吨、铜金属量80万吨、金金属量58吨。

除了传统的铜铁金外,钨矿找矿也取得历史性突破。2021年以来,该队在龙角山-付家山矿区外围深部新发现4.17万吨钨矿,打破了我省无大型钨矿的历史。2023年,经过进一步勘查,多个钻孔见到厚大钨钼矿体,单矿床钨资源量有望可新增至15至20万吨,达到特大型,彻底改变我省缺“钨”资源格局,湖北钨矿资源量一举进入全国前列。

据介绍,该队在以铜绿山为中心的20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已查明铜金属量400多万吨,金储量300多吨,铁矿石约3亿吨,潜在经济价值近万亿元。这些宝藏的勘探及开发,支撑了宝武钢铁、大冶有色、三鑫金铜、华新水泥等省内骨干矿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我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发挥了地质支撑服务作用。地质一大队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科学大会奖”“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秀找矿成果”等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称号、奖项93项。

创新突破支撑找矿突破

“地球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找矿犹如‘大海捞针’,提高找矿的效率,离不开科技创新所起的关键支撑作用。”省地质局鄂东南深部找矿首席专家、队副总工程师魏克涛介绍,鄂东南地区深部找矿工作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便已开始,早期采用物化探扫面、剖面测量等传统技术方法,随着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频谱激电法、广域电磁法、微动勘探、频率谐振等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找矿深度由800米向1500米乃至3000米扩展。

例如,采用传统物探方法,矿集区复杂的人文活动易对深部探测产生干扰,而微动勘探方法利用环境中的地震背景噪声作为信号源,探测深度大、抗干扰能力强,能很好地适用于人文活动密集、干扰情况复杂的深部勘探工作。

近年来,该队将“地质工作本质是科技工作”的理念根植于心,不断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大力开展深地探测、环境检测、大数据相关装备升级,队属2家全资企业全部入选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该队还牵头组建“鄂东南矿集区深部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科技创新团队,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办“深部探测及深部找矿论坛”,加强深部找矿研究。加强与中国地调局、省地科院等单位的技术协作,推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找矿方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每年举办“院士专家地质行”活动,由金振民、毛景文、王运敏等院士专家领衔,探讨研究推动鄂东南矿集区深部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该队联合多家科研院所,深入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专项“中东部地区金和铜矿床三维探测技术与增储示范”、全国深部数字找矿示范“铜绿山矿田三维数字成矿预测”等项目,进一步为鄂东南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注入更多科技创新含量。

创新突破支撑找矿突破:“湖北省铜绿山铜铁矿深部找矿”成果获中国地质学会2008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湖北省大冶市鸡冠咀、桃花嘴矿区深部找矿”获2017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大冶市阳新岩体西北段铜铁金多金属矿找矿成果”获2021年自然资源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秀成果。

地质技术赋能地方产业

矿产资源被称作“工业粮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地方有找矿需求,我们有技术优势,同时在地方地勘基金有力赋能下,自主性更大,更有利于找矿工作实施、产业发展。”该队党委委员、副队长杨伟卫说。

向矿业开发产业拓展,向地质技术服务方面拓展。该队发挥技术优势,为黄石市、大冶市创造性地设立市、县地方地勘基金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推动当地产业发展。

杨伟卫介绍,该队探索省市县三级地勘基金联动勘查、市县地勘基金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地方政府、地勘单位、企业联合摘牌开发,区划、选点、勘查、开发一体化合作新模式。以大冶地勘基金为例,目前已落地近5000万找矿项目,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该队除了提供全流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外,还进行矿业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与黄石、大冶等地国资平台合作,入股矿山开发。同时,发挥招商引资作用,延长矿业产业链。2021年发现钨矿后,已经吸引多家实力雄厚、具有产业链带动作用的企业入驻黄石,推动地方产业发展。

“我们将深度融入地方发展,将铜绿山矿田打造成为全国矽卡岩矿床增储和数字化找矿示范基地,矽卡岩型铜金矿规模居全球前列;将殷祖岩体周缘打造成全国铜金钨矿绿色勘查开发示范基地,矽卡岩型钨矿规模跻身全国前五。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至2项,形成行业影响力。”吴昌雄介绍,目前,该队正朝着“十四五”末收入力争全国地勘技术服务产业上游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