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只银行转债最新转股情况披露:转股比例普遍较低 兴业、常银等9只转债超99.99%未转股
来源:金融界    时间:2023-07-07 08:53:12

财联社7月6日讯(记者 史思同)2023年过半,近日多家上市银行密集公布各家可转债截至今年上半年的最新转股结果。随着重庆银行一纸公告发出,目前存续的18只银行转债的转股情况悉数披露完毕。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从转股比例来看,目前银行转债转股比例普遍较低,超过20%的只有3只,其中有9只可转债整体基本未实现转股,尚未转股的转债金额占发行总量的比例均超过99.99%之多。


(资料图)

在业内人士看来,转股溢价率、正股股价等数据是影响投资者转股意向的关键指标,一般转股价低于正股市价就有套利空间。但实际上,在正股市价逼近强赎价时,却往往在转债持有人和正股投资者层面都存在交易阻力。

银行转债转股比例普遍较低

据了解,去年上半年重庆银行向社会公开发行面值总额130 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重银转债”,并于当年9月30日起可转换为该行A股普通股股票。但整体而言,从开始转股至今,重银转债投资者的转股意向并不高。

公告显示,截至6月30日,累计已有54.1万元重银转债转为重庆银行A股普通股股票,因转股形成的股份数量累计为49,388股,占转股前该行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额的0.0014%。而尚未转股的重银转债金额还有12,999,459,000元,占重银转债发行总量的比例为99.9958%。

实际上,投资者转股热情不佳的并不仅是重银转债。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近日,上市银行共18只可转债均已悉数披露截至今年上半年的转股情况。但从转股比例来看,存续银行转债转股比例普遍较低,超过20%的只有3只。

据财联社记者梳理,其中有9只可转债整体基本未实现转股,按转股起始日由远到近依次为浦发转债、紫银转债、青农转债、上银转债、杭银转债、兴业转债、重银转债、常银转债、齐鲁转债,目前尚未转股的转债金额占发行总量的比例均超过99.99%之多。

其余银行转债中,除苏农转债(转股比例48.46%,下同)、成银转债(35.04%)和苏银转债(22.38%)转股比例超过20%外,南银转债(16.92%)、江银转债(12.1%)、无锡转债(2.62%)、中信转债(0.52%)等转股比例整体较低。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续存的银行转债的发行主体多以中小城农商行为主。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指出,整体上看,中小银行由于内生性资本积累能力不足,就会导致外源性资本补充需求加大,因为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中小银行的资本规模和客户规模都比较有限,资产质量也有差距。

据介绍,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途径分为内生性资本补充和外源性资本补充,内生性资本补充,主要依靠银行经营获得的利润留存;而外源性资本补充工具主要包括配股、定增、转债转股,其中定增、配股难度较大,可转债成本相对较低,而且上行配股让机构获取资金更多。

多方因素影响转债转股结果

“一般银行发行可转债多是为了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但可转债只有在转股后才能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可转债转股比例较低,就无法有效缓解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压力。”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财联社记者,影响投资者转股的一个关键指标是‘溢价率’,简单来说就是如果转股价低于正股市价,就有套利空间,加之市场对正股股价前景转趋乐观,有助于提升转股率。

因此,正股股价的提升也有助于促进投资者转股的意愿。光大证券认为,可转债发行后,发行人通常具有持续释放业绩的动力,来提升正股的吸引力,提振股价表现,从而推动可转债转股。

不过对于银行自身而言,释放业绩促转股意愿的强弱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短期内的资本补充压力、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正股价距离强赎价的空间、可转债剩余年限以及其他外源性资本补充的可得性等。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从转股时间来看,剩余年限较少的银行转债多数转股比例相对较大,如江银转债、苏农转债、苏银转债等,转股截至日均在2024年、2025年左右;不过也有个别剩余年限较长的银行转债同样有不少投资者转股,如成银转债、南银转债等,转股比例也相对较高。

“当正股市价超过转股价,并逼近强赎价时,理论上投资人具有更强的转股动能,但此时也往往在转债和正股层面都存在交易阻力,除非正股基本面足够优秀。”

光大证券分析称,从银行转债持有人来看,出于收益最大化动机,往往会选择在二级市场上出售转债或是主动转股。前者会造成可转债在二级市场上的大规模出售;后者会稀释原股东权益,增加正股的二级市场供给,对正股和转债均偏利空。

而就正股投资者而言,一方面后续股价潜在上涨空间相对较窄;另一方面,触发强制赎回可能对正股带来利空,若非有较大利好出现,当正股价接近强赎价时,做多情绪会相对偏弱。

关键词: